服务热线
0755 - 2919 5095
时间:2025-11-26 编辑:交通信号灯 浏览:0
为迎接十五运会赛事,今年以来,深圳交警试点智能信控系统,利用AI智能监测重点路口的交通情况,并通过信号灯来动态分配路权,让交通更顺畅。
今年以来,为有效应对十五运会赛事核心片区及沿线的交通压力,深圳交警以“专业+机制+大数据”为核心思路,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对城市交通治理体系进行升级,在福田、南山等6个区试点“一区一特色”智能信控系统,通过视频AI算法实时监测路口车流量变化,自动识别路口溢流等异常情况,并联动边缘计算单元动态调整信号灯配时,实现以智能信控系统动态分配路权。
“传统的信号灯依赖固定配时,而今试点的系统能像‘智慧大脑’一样实时思考。”深圳交警科技大队监控管理中队科长曾权介绍道。例如,当检测到某路口的车流积压“打结”时,系统会动态调整红绿灯配时,实现“拥堵路段绿灯延长、空驶路段红灯缩短”;在商圈、学校等行人密集区域,AI算法可动态生成“行人绿波”,实现斑马线绿灯时长智能适配。
依托AI技术,深圳交警打造出交通治理“十八般武艺”,通过数据融合与模型训练,精准破解路口拥堵、行人乱象等城市交通痼疾。新系统并不需要重新配置监控探头,而是在原有的视频监控、视频巡逻基础上,整合互联网导航数据、视频AI数据、车检器数据等三大数据来源,借助AI算法,研发出具有深圳特色的18类交通场景大模型,可精准识别车流激增、车辆右转排队、路口“打结”、行人积压等多种交通情况,及时予以预警,并通过调整信号灯,实现引流、节流等“微操作”,避免造成大面积拥堵。
科技带来的智慧交通福利不仅限于赛事期间,交警在试点路段设置“通勤绿波”与“安全绿波”双模式。在工作日通勤时段,绿波带优先保障车辆高效通行;到了晚上,车流量变小,系统就会自动切换至“安全绿波”模式。
“以前早高峰去科技园,堵车能急出一头汗,现在明显感觉顺畅了;家里老人带孩子放学过马路,绿灯也快多了。”科技园片区居民陈先生的感慨,道出了南山区多个重点区域居民的共同心声。从科技园到蛇口,从望海路到深圳湾公园,再到西丽大学城,越来越多的市民发现,上班和回家的路口,正在悄然从“堵点”变“通途”。
在试点区域,拥堵指数同比下降3%,平均车速提升20%-30%,市民投诉减少超20%。从“车看灯”到“灯看车”,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治理,巧借数据驱动治理,深圳这座超大城市的交通治理正在迈入“智控时代”。
来源:智慧交通
如有侵权请及时提醒